先寫重點:關於死亡、關於小時候的傷、關於無法好好道別,你都是用什麼方法去收藏這些心情呢?我的朋友 Chia illustration 在30年後,畫出人生第一本繪本,梳理出那個10歲孩子的巨大心事。
這裏有購買連結,歡迎大家下單 https://reurl.cc/8GYg47
.
.
月初的時候收到朋友出的第一本繪本。好喜歡。每個印刷細節都好像可以感覺到那種小心翼翼的把心中的秘密慢慢打開的心情。
那時候就想要用底片拍下來,底片沖出來了,也想分享給你們這本好書。
.
我第一次接觸到人類圖這三個字,其實是我這位朋友在跟我說了夏威夷療法、跟宇宙下訂單、奧修、花精、塔羅有的沒的一大堆中的其中一個。那時候完全不知道人類圖是什麼,但現在回頭看,她這樣真的有夠6/3人的,真可愛。
.
下面是我當時試閱後在我私人臉書的分享,到處試試、到處闖,但在30-50歲的這個階段,也會稍微的在屋頂上待著,好好咀嚼自己一路的傷痕與嘗試,真的也好6/3。這本書希望你們也喜歡。
--
--
有點忘記是什麼原因,我以前介紹我這位朋友都會說她是我的烏龜。
.
我的雨龜很有才華,她會縫製很多東西、做很多美味料理,前一陣子說要去學插畫,學著學著就出了一本書。去年她辦原畫展覽的時候,我本來只是想就是去捧個場見見我的愛龜,結果一翻閱試讀本,馬上就哭了起來。
.
太心疼了哪。
.
雨龜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媽媽突然意外離世了。
在上課中被叫出去,然後被告知這件事,然後跟著大人的世界,走過所謂的告別,但不確定是什麼的法會儀式。
.
我有時候看著雨龜,總是會想,這樣一個瘋瘋癲癲嘻嘻哈哈的人,在她那麼小的時候,是怎麼理解這件事的?#媽媽去哪了?媽媽不見了?為什麼?怎麼會?怎麼辦?
.
而這一切都不曾有過答案,家裡的大人也許怕小孩難過,也或許自己也還在處理那些傷痛,#媽媽 這兩個字一直到雨龜大學的時候,才從生活中一些像是「這道菜你媽媽以前也愛吃」不經意的對話裡偶爾被帶出來,很輕巧,不能往下多問的那種。
.
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呢?每個經歷這種劇烈的離別的人,又都是怎麼想的呢?
.
但人啊,終究會自己摸索出答案吧我想。
30年後,已經快要超過媽媽年紀的雨龜,決定輕撫這個好多好多年都以輕笑帶過的傷疤,畫出這本繪本。
.
她說:
《媽媽去哪了?》是我第一本繪本創作,希望溫暖每一個失去所愛的靈魂,溫柔地接住傷心,陪著每個家庭走過生命的艱難課題。
.
.
如果你、或是你身邊的人,曾經經歷、或是正在經歷一些,關於離別、關於死亡的的事件,如果有許多事你現在都還無法理解,也許可以先一起靜靜的讀這本書。
.
如果你想跟孩子談離別或是死亡,這本書也許也是開啟對話的一個方式。
--
--
最後一張是第一次翻閱,一秒劉雪華的時刻(誒不是現在有人認識劉雪華嗎
.
#媽媽去哪了
#人類圖解讀
#faye觀人類圖 #你看看你
#人類圖 #HumanDesign